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是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金额较大的证券交易,由交易所在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后确定。市场上的每个交易所对大宗交易都有不同的定义体系。通常大宗交易的买家大多是市场的主要资本。当二级市场融资困难且成本高时,他们会通过大宗交易市场融资。大宗交易市场更多的是用来吸引主力资金买家在股东折价卖出后买入。
大宗交易对股价的影响,首先就是股价和交易目的相对隐蔽的特点,这种影响更多地体现为间接影响或滞后影响。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活跃度最高的交易有两种:一种是产业资本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另一种是专业投资者在大宗交易和竞价交易之间进行的套利交易。通常这两种交易都会对股价产生一定的压力,前者是间接的,后者是滞后的。
再来看工业资本的减少。因为这类股东持股量大,成本低,在二级市场减持相对麻烦,而且会对股价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倾向于选择通过协议直接敲定价格,然后集中转让。统计数据显示,约60%的非减持是通过大宗交易实现的。大宗交易对股票的影响,有一个方面是心理。
我们来看看套利交易。套利股市投资者主要利用大宗交易的折价做文章,先在大宗交易平台上以较高的折扣率买入,然后在竞价交易中继续少量卖出,以达到获利的目的。跌停板买入是常见的方法,而对手很可能来自不在乎出货价格的产业资本。对于这种套利方式,集中买入不会影响股价,分散卖出会给股价带来压力。
股票连续的大宗交易,意味着处于融资阶段,但不代表最低点已经出现。它基本上是由以下情况引起的:
1.主力吃货或者减轻仓位;
2.反转,即主力自己买入卖出,吸引散户的注意力;
3.主力迫不及待的崛起。